隨便扯扯食物對環境的隱性影響
類別:企業新聞 作者:畫明環境發布時間:2021-06-03 23:32:00 瀏覽人次:968
你剛吃過的那一套大米,在它的生產、流通、消費、處置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造成了多大的負擔(見2007年7月2日的《生命周期評估》)?這里有一些指標來回答這樣的問題。
“碳足跡”是將整個生命周期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轉化為CO 2排放量(見2008年9月8日刊“碳足跡”)。日本的標簽制度化在完成為期三年的試驗項目后,自 2012 年 4 月起作為“碳足跡交流計劃”開始運作。據此,例如“宮城縣的Hitomebore 5kg”從原材料采購到處理和回收的整個生命周期的CO 2排放量為13.1kg,一套(80g)為0.21kg。
其次,“水足跡”代表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直接和間接消耗和污染的水量。根據國際非政府組織水足跡網絡公布的數據庫,1公斤白米的世界平均為2497升,一套(80克)為200升。還提供基于非政府組織數據庫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僅英文),可顯示各種產品的水足跡并附有說明。
另外,“食品里程”是一個只關注流通階段的指標。推薦本地生產供本地消費的想法是,國內大米的食用里程比外國大米小。
對于碳足跡和水足跡,ISO 正在制定國際標準。隨著系統的擴展和標簽的普及,我們在超市購物時,除了價格和產地之外,根據這些指標選擇產品可能會變得司空見慣。
然而,這些索引工作并不是萬能的。例如,比較主食的白米和面包,水田種植的大米通常比田間種植的小麥需要更多的水,因此其水足跡更大。但是,將在水資源相對較好的日本生產的白米與在水資源稀缺地區種植的小麥制成的面包進行比較,可以得出“白米比面包對環境的影響更大”的結論。需要考慮到產區水資源的情況,迅速做出決定。此外,與在適當地區戶外種植的蔬菜相比,溫室栽培以減少食物里程可能會增加生產階段的環境負擔。而且,當然,如果您不吃就扔掉,那么選擇和購買碳足跡較小的產品也沒有任何意義。
這些指標使我們通過飲食而未意識到的環境負荷的一部分可見。為了擁有低環境影響的飲食,在以這些指標為墊腳石的同時,了解您所吃的食物是在哪里以及如何種植的,什么樣的時令食物和當地食物是提高興趣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有關食物的知識,例如是否有東西。
企業新聞
- 上海食品銷毀流程、銷毀方案
- 醫療器械產品的銷毀規定有哪些?(最新)
- 醫療耗材銷毀方案及相關內容
- 食品銷毀流程及內容
- 上海冷凍食品銷毀: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的關鍵環節
- 上海食品銷毀:食品安全與社會責任的守護者
- 上海銷毀公司:環境保護與信息安全
- 畫明環境化妝品銷毀公司:保護環境與品牌形象的守護者
- 上海過期進口食品銷毀
- 上海食品留樣多久銷毀
- 西湖區檔案銷毀需要哪些手續2022更新(今日/資訊)
- 富陽區檔案銷毀記錄2022更新(今日/資訊)
- 蕭山區公司檔案銷毀方法2022更新(今日/資訊)
- 錢塘區會計檔案如何銷毀2022更新(今日/資訊)
- 濱江區文件資料銷毀中心2022更新(今日/資訊)
- 錢塘區涉密文件銷毀中心2022更新(今日/資訊)
- 臨平區文件資料銷毀申請單2022更新(今日/資訊)
- 蕭山區學校檔案銷毀2022更新(今日/資訊)
- 杭州市銷毀文件申請記錄2022更新(今日/資訊)
- 建德市到期檔案如何銷毀2022更新(今日/資訊)